返回

明末逐鹿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钢铁工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河和苏母谈起,他准备结婚。

    苏母十分高兴,她立刻安排媒人去提亲。

    她比谁都着急,儿子这么大了,连个孩子都没有。

    之前家里穷没办法,后来起事,好多人都结婚,儿子还是没结婚。

    劝了好多次都不听,现在终于开窍了。

    结婚的事情,不用苏河去操心。

    他来到汉中府南城外,汉水边已经建设好的工业区。

    工业区内,有很多工厂。

    苏河刚下车,就能到一个四米高的大烟筒。

    这正是炼铁的高炉。

    士绅家奴,其中就有搭建砖窑的高手。

    苏河画出高炉简易设计图,给他们讲诉高炉炼铁过程。

    这些工匠和魏时鸣一起研究,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搞出能炼出生铁的高炉。

    工部侍郎魏时鸣,主管钢铁厂和机械厂。

    他前来迎接苏河,带着苏河参观钢铁厂。

    钢铁厂除了经过多次试验,找出各种问题,重新建造的炼铁高炉。

    钢铁厂内,还有许多炼铁的土窑。

    魏时鸣指着高炉说道“苏统领,高炉练出来的铁,直接是液态铁水。

    它含的杂质非常少,不用经过第二次锻造,直接能用于制造枪炮。

    它的硬度和韧性都很强,大炮和火枪不用照的很厚。

    同水平高大炮,我们制造的大炮更轻。”

    苏河当然知道高炉炼铁更高,高炉的温度能直接融化铁水,大部分杂质都和铁水分离,成为矿渣。

    他看着工人操作炼铁高炉,这是第一座工业化生产的炼铁高炉。

    工人把铁矿石、焦炭、生石灰等材料,从高炉顶上方投入到高炉里。

    加入生石灰等辅料,清除铁矿内的硫等杂质。

    旁边骡子拉着鼓风机,持续不断往高炉内鼓风。

    魏时鸣骄傲的介绍道“苏统领,我们已经能小批量制造坩埚钢。

    现在终于能大量制造生铁。

    您的设计真精妙。

    设计出炼铁高炉和坩埚炼钢。

    还好我们工匠给力,能把您的设计制造出来。

    它们虽然有些瑕疵,但我们在今后,一定会尽量完善它们。”

    苏河看到魏时鸣在拍马屁,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询问道“高炉现在产量怎么样,钢铁厂有人手多增加几座高炉。”

    魏时鸣指着这座高炉,道“这一座炼铁高炉,一年能产铁六万斤。

    现在钢铁厂的人手,还有原料供应,最多只能维持十座高炉运转。”

    苏河很满意炼铁高炉的产量。

    一座炼铁高炉一年六万斤铁,现在汉中府一年才产五万斤铁。

    这个产量一点都不高。

    陕西在整个大明产铁量,都是倒数。

    像湖广、广东等大省,每年产铁量都在几百万斤。

    这也是陕西村庄,大部分村民,都用不上铁制农具的原因。

    “你们做的非常好,工部要拿出奖励,奖励给有功的工匠。

    你把具体奖励汇报上来,到时候我批准。

    你们要建十座高炉,钢铁厂生产力拉到最大,把生铁数量提上来。

    在生产中总结经验,培养新的工人,制造出更好的铁。”

    苏河夸奖他们,并让钢铁厂加大生产规模。

    钢铁就是战力,有这座炼铁高炉,生产出足够的铁,就能生产大炮和火枪。

    再也不用忍受经济崩溃的风险,用昂贵的青铜炮。

    一名断了一根手指的老工匠,大声提醒道“要出铁了,注意躲避。”

    魏时鸣带着苏河,离开高炉这里。

    防止高炉出铁时,铁水溅出来伤到人。

    魏时鸣给苏河介绍道“这是张大海张师傅,他炼铁经验丰富,被评为八级工。

    他只靠着经验,就能准确判断出,铁水什么时候出炉,炼出的铁质量最好。”

    苏河远远的看着高炉,工匠们打开高炉的出铁口。

    铁水如泉水一般从高炉涓涓流出,铁花闪烁、热浪滚滚。

    工人们引导铁水,进入不同的模具中冷却。

    有的变成铁锭,有的变成一根粗铁棍,大多数变成一根细铁棍。

    今后源源不断的铁水,会从这座高炉中流淌而出。

    它们变成火枪、大炮、刀剑。

    在明末乱世,有钢铁和粮食,就代表着有实力。

    苏河看完高炉炼铁,他向钢铁厂另一个车间走去。

    车间里有三个非常大的开放式石墨坩埚,放在炉子上加热。

    石墨坩埚是用粘土和石墨,按照一定比例制造的坩埚。

    石墨坩埚能抵抗一千六百度以上的高温。

    这个温度,足以融化液态钢。

    苏河看向第一个石墨坩埚。

  

第57章 钢铁工业(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